我已经不记得是几岁的时候了,当时我还在老家念书。对我们的家族史一无所知,也没有什么兴趣。有一次,我堂弟说他在迎河镇一个亲戚家的中堂上看到一副对联,说我们是从枣林庄来的,有几百年历史了。从那以后,我就渐渐地对我们的家族史以及聂姓历史有了点兴趣。我也一直想看看我们的家谱,但是不知道谁那里有,所以一直没有见着。现在,身在异乡为异客十几年了,却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,而远祖的家乡枣林庄也一直在我心里。
关于祖谱上说的枣林庄,我也想研究一下。只可惜我才疏学浅,经济能力也跟不上,所以只能是一种理想吧。近段时间我看了一篇文章,是说中国十大寻根问祖之地的,就包括我们族谱上说的枣林庄。现在,将此文截一段过来给大家参考:
十大寻根圣地之山东兖州枣林庄
山东枣林庄是中国移民史专家葛剑雄、曹树基先生近年来实地调查考证中新发现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。在当今山 东兖州县城北七里之遥的安邱王府村,据明代石碑所载,该村原名枣林庄,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,始称安邱王 府庄。 该村位于兖州东部丘陵山区,地处兖州府城郊,正当济南各州县南下的交通要道,元末明初,未受战乱波及,人口 较为稠密,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。虽然在官方文献中未曾发现有关移民的记述,但在安徽濉溪县志中却发现了 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迁民本县的记载,并标明占本县人口80%以上的“周、吴、郑、王、李、丁、梁七姓”均为 山东移民。笔者近年来在从事姓氏、族谱研究中,也曾多次收到辽宁、吉林等地民众的咨询电、函,称其祖籍原系山东 枣林庄,清初移民加强边疆,迁居关外,要求帮助查证山东枣林庄的确切位置和迁徙史实。这也可作为山东枣林庄为 明清移民点的旁证。 关于葛剑雄、曹树基两位先生的资料,各位可以参考百度百科,是两位有权威的人士。所以,我也比较相信他们两位 的研究成果。 由此看来,枣林庄就是枣庄的可能性不是很大。当然,也有待进一步考证吧。 |